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急诊科科室成立于1988年6月,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湖南省中医急诊区域诊疗中心、湖南省急诊科中医质控中心、湖南省十四五中医重点专科(排名第一)。近年来,科室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理念,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全国第三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五届出血大会一等奖、急诊专科医联体年会暨急诊技术大会全国一等奖等。
一、人才构成
专科技术力量雄厚,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7人,硕士研究生23人。
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磊为国家(湖南)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湖南省医疗应急工作急诊医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医急诊医联体全国常务委员,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专科联盟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急诊质量控制中心、中医急诊区域诊疗中心主任,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与灾害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一届急性器官损伤与修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急救科普协会会长,株洲市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株洲市中医医联体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急诊科主任郭文龙为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应急专家组成员,湖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急诊科护士长胡扬为副主任护师,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危重症护理学组委员,湖南省护理学会委员。
二、诊疗范围
急诊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芦淞、云龙两个院区,空地一体紧急医学救援、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五大中心、专科诊疗、疾病康复六位一体,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立足长株潭,辐射湘赣边的大型急救中心。是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通道示范基地,科室设中医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急诊诊室、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创伤急救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急诊教研室等区域。
三、专科特色
本科室以“5+N”中心建设为基石,制定胸痛、卒中、创伤、消化道出血、中毒等优势病种,其中胸痛中心已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创伤中心已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卒中中心已加入中国卒中联盟。
本科室代表性优势病种包括中风病(脑血管意外)、眩晕(后循环缺血)、胸痹心痛病(心绞痛)及骨折病(肱骨干、尺桡骨骨折)等。其中,中风病、眩晕、胸痹心痛病年出院人数分别高达2160人、2129人、1767人,显示出本科室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实力。同时,骨折病年出院人数也达到1684人,说明本科室在骨科疾病治疗方面同样具备优势。
在中医诊疗项目方面,本科室排名前五的中医诊疗项目包括放血疗法、中药硬膏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封包及耳穴压豆等,这些中医特色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此外,本科室还注重中药方剂及中医外治法的创新与应用。近年来,新增了筋伤定痛颗粒、麻杏利咽汤、流感1号方等中药方剂,以及浮针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进一步丰富了本科室的诊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
四、科研教学
本科室在科研与教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承担了地市级课题4项,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同时,随着学科综合实力及影响力的提升,进修人员逐年增加,2020年至2023年各医院来我中心进修人数分别为3人、6人、16人、23人,近两年共接收进修人员39名,其中初级职称16名,中级19名,高级4名。
1.教学与培训情况具体如下
接收进修人员情况:2019-2022年我科共接收进修人员13名,人员主要来自于永州市零陵区中医院、江西永顺县中医院、益阳中医院、西藏隆子县藏医院、天元区栗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株洲新兴医院、郴州汝城县中医院、攸县中医院等,其中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护理3人,平均进修时长3月。
2.举办专题学习培训班情况
2020年4月、2021年4月举办“CTCT”培训班,累计课时数:40课时,学员人数:400人,区域分布:株洲市及省内各市、县级医院,职称分布: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32人,主治医师78人,住院医师88人。
2020年12月18-19日,湖南省中医急诊科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0年株洲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委员会学术年会,累计课时数:16课时,学员人数:225人,区域分布:株洲市及湖南省各市、县级医院,职称分布: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8人,主治医师67人,住院医师125人。
2020年12月20日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经典经方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累计课时数:12课时,学员人数:165人,区域分布:株洲市及湖南省各市、县级医院,职称分布: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9人,主治医师56人,住院医师88人。
2021年5月于张家界举办“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培训班”,课时数:16课时,学员人数:50人,区域分布:张家界市、湘西市,职称分布:主任医师0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
师18人,住院医师40人。
2021年6月在郴州举办“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培训班”,课时数:16课时,学员人数:50人,区域分布:郴州,职称分布:主任医师0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2人,住院医师23人。
2021年第一期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培训班(张家界);
2021年第二期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培训班(郴州);
2021年湖南省应急能力提升暨创伤救治培训班培训班;
2022年湖南省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人才培训班;
2022年救援队伍在株洲开展航空医疗救援培训;
2022年救援队理论培训;
2023年天元区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班;
2021年7-8月举办“ACLS”培训班3场,累计课时数:48课时,学员人数:18人,区域分布:永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及本科室人员,职称分布: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6人。
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举办“BLS”培训班128场,累计课时数:768课时,学员人数:1536人,区域分布:株洲市及省内各市、县级医院医护,职称分布:主任医师57人,副主任医师139人,主治医师187人,住院医师238人。
2021年12月25日举办“湖南省中医应急能力提升暨创伤救治班”,累计课时:10课时,学员人数:200人,区域分布:株洲市及省内各市、县级医院,职称分布: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5人,主治医师44人,住院医师87人,护理40人。
3.岗位培训情况
2019-2020年参加湘雅医院ACLS培训12人,培训时长共计4天。
2019年4人参加湘雅医院急诊专业进修,每人进修时长3月。
2019-2021年共计34人多次参与院内“抗生素应用”“纤支镜使用”“疫情防控相关技能培训”“ACLS”等培训班。
2021年6人参加中华医学会“重症5C”培训,培训时长5天。
2021年2人参加北京协和医院急危重症医学进修,进修时长6月。
2021年6人参加湖南省人民院急诊专业进修,进修时长3月。
2021年1人参加湘雅医院急诊专业进修,进修时长3月。
2021年1人参加湘雅附三医院“重症超声”培训班,培训时长5天。
2021年共计13人参加院内AHA培训ACLS培训,培训时长2天。
2022年共计13人参加院内AHA培训ACLS培训,培训时长2天。
2023年共计16人参加院内AHA培训ACLS培训,培训时长2天。
2024年共计16人参加院内AHA培训ACLS培训,培训时长2天。
五、设备配置
科室拥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国内重症医学领域各种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有创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连续血液化、多种治疗组合的人工肝支持技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胃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续术、重症超声、床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体外膜肺(ECMO)等技术,在市内首先开展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双重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透析滤过(PDF)、床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等技术。
六、其它亮点工作
1.科室参加突发事件救援方面:如耒阳煤矿重大透水事故、金山工业园群体性气体中毒事故、电厂煤渣爆炸事故等。曾成功救治3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达95%,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急诊科也踊跃出许多感人的事迹,被网友称为“蜘蛛侠”的肖贤强医生,徒手攀爬13米救人的事迹,得到央视新闻报道。
2.医联体辐射能力方面:科室积极与省内外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与126家医疗单位签署急诊专科联盟并建立学科共建机制。长期派出高年资医师对下级医院进行驻点帮扶、业务查房、学术讲座、手术带教等技术输出,带动医联体单位急诊急救能力快速提升。通过医联体合作,科室的中医药特色和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